人均4㎡的蜕变丨南丹邻里汇从居民反对到爱转变原星空体育app因竟是

2024-08-14 07:42:10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  瑜伽器材使用方法瑜伽专用音乐15首第一次来的人都会感到惊讶:原来寸土寸金的徐家汇地区,还有居住如此困难的老小区。外表上看,这里只是一栋栋普通的多层住宅,但是内部每间房子面积狭窄。

  小区多层最小单元建筑面积18平方米,人均居住面积仅4平方米。人口密度接近每平方公里17万人。

  老居民们形容自己家仿佛“下了床就出了门”。没有人愿意待在家里,一起床,就想往外走。小区里曾有一间不大的棋牌活动室,白天人来人往、摩肩接踵,4个人打牌,围观的人却多达几十个。

  如今一走进小区,只见一条干净笔直的主要通道,可供汽车畅行,两边绿化环抱,每一条支弄都干净整洁,没有车辆、自行车随意占道,没有垃圾乱堆乱放。不了解房屋内部情况的路人,估计会对小区留下美好印象。

  2017年起,徐汇区大力推行“邻里汇”建设,希望打造一个人气旺盛的公共活动空间。经过反复讨论,街道决定把这片区的邻里汇就建在南丹南村内。

  姚栋这样总结:紧邻徐家汇商圈的南丹南村小区是一个超高建筑密度、深度人口老龄化的街坊,也是一个居住条件拥挤、公共空间匮乏的小区。

  沿着小区主要通道笔直往前,就能看到南丹邻里汇:一高一矮两栋小楼,中间是一个小空地。从外表看,它并不华丽,橘和白构成了主楼外立面,明亮的落地玻璃门一直敞开着。

  即便周一的下午,底楼依然人声鼎沸,十分热闹。穿着粉红色裙子的小女孩骑着儿童车在空地上溜圈,几位老人坐在花坛边闲聊。还有一位坐轮椅的老太太,一直望着门外的阳光发呆。

  比如,原本的设计方案,想把两栋楼之间的空地做成一个抬高平台,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平台上下两层空间。然而有居民表示,腿脚不便走不了台阶,最终这一稿方案被彻底推翻;

  得知邻里汇3楼是“长者照护之家”,有居民误以为是重症老人病房,担心会不会天天殡仪车进出小区,哭闹声不断,拉横幅、摆摊反对建造邻里汇;

  连续几个月,街道和居委会干部挨家挨户上门,给居民们做思想工作,一一澄清误解。历经重重曲折,南丹邻里汇终于于去年底建成。

  有配备医疗设备的中医保健室、有摆放一排跑步机的健身房、有明亮宽敞的多功能厅、有亲子活动的宝宝乐园、有可供看电影的微剧场、有社区图书室……

  有人一口气把能选的课程全部勾上。有人干脆从早到晚泡在邻里汇不出来,被子女戏谑为“有了邻里汇,连家都不要了”。而最初竭力反对建造的居民们,几乎天天来邻里汇参与各种活动,他们从反对者变为热情参与者。

  居委干部注意到,1楼和2楼的沙发座上,总是固定坐着几张熟面孔,他们几乎天天来,坐着织毛线、摘豆子,或者发呆、闲聊、下棋。其中有两拨团体,本来彼此关系不好,常常吵架,但自从一同坐在邻里汇沙发上后,双方一直相安无事,似乎吵不起来了。

  表面上看,南丹邻里汇似乎就是硬件好点,每天活动多点。然而想要一周7天维持丰富的活动,背后的运营并不简单。

  最初,邻里汇就明确,街道、居委会并非运营者。术业有专攻,政府更应该做的是搭建好一个服务平台。

  活动丰富多彩,还得依托专业的社会力量才行,所以南丹邻里汇的运营特点就两个字:多元。简单说,好几家机构,同时运营邻里汇的部分内容。

  首先是邻里汇的物业方。公共设施一般双休日关门休息,但双休日恰恰是居民对活动需求最旺盛的时候,怎么解决这个矛盾呢?邻里汇3楼的长者照护之家本就是24小时运营,所以由他们的运营机构佰仁堂,同时兼任物业。以此保证,一周7天,这里一直有人管理。

  一些有趣的活动课,主要由社会企业益社负责。益社带来很多课程资源,比如年轻人喜欢的家居收纳课、瑜伽课、烘焙课等。家居收纳课的老师在外面上一节课报价上千元,但在益社的牵头下,考虑课程是为居民服务,老师只收了一个友情价。

  最近益社还在与乔家栅对接,希望老字号的点心师来教大家做青团。如果小区居民本身有一技之长,也可以开发新课程。

  ➤小区一直有一个居民组成的淮剧团,现在依然保留下来,淮剧团活动,只需负责人定期与物业协商时间即可……

  在一个灵活的平台上,广纳各种社会资源,邻里汇的活动内容自然越来越丰富。如今,物业的“排课表”几乎每个月就要更新一次。时间一长,口耳相传。不仅本小区居民天天来,隔壁小区的邻居们也来了。于是,隔壁的文定居委、交大居委也把一些活动放在南丹邻里汇。

  比如最初,有人一口气登记了20多节课程占名额,报名后自己又忘了去。运营方后来改为每两周发布一次课程表,通过微信等各种渠道均可报名。为了以防报名者忘记,还会制作一张上课时间卡,或者提前通过短信电话提醒。

  益社采用了动态管理系统,让居民们用脚投票。比如每节课到达率多少,超过75%到达率的课程将会在下个月继续保留,如果参与者不多,未来可能取消。

  分析前3个月的数据报告发现,参加邻里汇课程的男女比例4:6,本小区居民占95%,但是从第4个月开始,数据又有了增加和变化。这些反馈能为将来的课程调整提供参考。

  同济团队在设计之初就考虑了空间利用问题。比如多功能厅,可以变身为几种模式。奥妙藏在教室的前部。

  教室最前排是可供烘焙课使用的橱柜,里面放着各种厨具。然而只要把橱门完全拉上就会发现,这些厨门本身就是移动的落地镜子,烘焙教室变身为健身和瑜伽教室。

  “我当时设计的第一目标,就不是追求美学,而是希望达到空间的高效利用,力求每一寸空间都能给居民带来满足感。”姚栋说。事实证明,“百变魔法教室”确实成为使用最灵活高效的场所。

  不过,失误也是有的。运营之初,2楼的社区书房与亲子活动室毗邻。几天后,书房的居民就反映,隔壁小朋友太吵,影响他们安静阅读。于是多方协商后,立即对空间做出调整:原本留出来做的空间变成阅览室,和中医保健合并为一间。

  社区图书馆的张馆长,自从邻里汇建成,工作繁忙许多。比如一群居民在看电视,一群居民在沙发上打牌。打牌的居民要求电视声音轻一点,双方差点吵起来。张馆长连忙劝阻双方互相体谅,彼此声音都轻一点。

  有居民提出,希望能在小空地跳广场舞,张馆长反馈给物业方,经过协商大家最终还是同意了,不过与居民“约法三章”,不能扰民,每周有规定时间段。

  没想到又过了几天,居民提出晚上跳舞太暗,要装灯光。为此,同济团队特意前来勘察场地,寻找不扰民的位置,最终在B栋雨棚区域装了2个小灯。

  厕所门把手坏了,烘焙设备检查,志愿者收尾工作等等,邻里汇各种小事都会向张馆长反映。好在她手里有几个微信群,街道、居委、保安、物业、社会组织,各方人员都在群里。有啥问题,群里一说,立即就有反馈,灵活而迅速。

  59岁的张梅英,自从嫁到南丹南村小区,已经在这里生活了30多年。退休后,她喜欢参加各种活动。邻里汇运营后,她每周二去打太极、每周四去唱歌、每周六去上烘焙课,报名十分积极。

  成为志愿者,也需要持之以恒。比如说,每周六上午9:30准时到教室,为烘焙课准备材料。如果是瑜伽课,还要提前摆好桌椅,拉上移动玻璃,用抹布擦一下地板。生活作息由此被“套牢”。

  闺蜜们双休日叫她出来玩总被拒绝,她们常常抱怨说,“这活有什么好做的”,但张梅英觉得,看到老师和学员的笑容,就充满愉悦和成就感,“比整天在家里看手机做家务有劲多了”。

  课程运营方计划招募更多居民做志愿者,一起配合老师、维持秩序,最终目标是希望居民可以自己管理自己的活动,真正实现“自治”,那才是“邻里汇”真正的意义所在。

  事实证明,居民自发管理确实效果更好。比如中医保健室,起初大家对委派下来的社工并不满意,反倒是小区一位退休的医务人员主动提出充当志愿者,在保健室做了半年,反响果然很好。阅览室也是同样如此,一位爱看书的居动提出,愿意做志愿者,协助管理阅览室。

  “我们不能只做文化活动中心的升级版。”林竞君解释,单靠政府购买服务,社会组织一旦撤出,服务就停了。他希望,通过活动培育居民自治团队,给居民更多“赋能”。那么未来,即便运营方撤出,邻里汇依然能热闹如常,而社区真正有了自治能力。

  今年3月30日,南丹邻里汇的小广场上载歌载舞,欢声笑语不断。底下居民们全部坐满,参与热情高涨。那是正在举办的南丹邻里节。

  同济学生主要负责节目策划。学生们商量出一系列内容,比如学做青团,请居民们做百家饭,还邀请社会组织“四叶草堂”等提供自然教育、社区花园互动体验。

  学生郝明宇记得,第一周把方案汇报给街道和居委会后,对方就提了一些小建议,如增加居民自己的淮剧节目、垃圾分类宣传、防电信宣传。得知学生的百家饭创意后,居委会立即发动居民,“连菜品是什么我们都没细想,很快就搞定了。”郝明宇说。

  邻里汇的最终目的,是希望小区能从陌生人社会到熟人社会,再到亲人社会。如此,居民矛盾自然减少,对小区公共事务的协商也会顺利很多。

  居委会主任皮美芳回忆,多年来,这个小区由于居住环境差、人口密度大,矛盾层出不穷。小区里有人设水果摊,有人破墙开店,有人在自家门口放张桌子开棋牌室,有人晚上在绿化带里喝酒聊天,各种陋习根深蒂固,难以改变。

  摩擦也由此产生,而居委会和主任就像“救火队长”,每天上班精神高度紧张,时刻准备好,哪里有问题,立即扑过去“灭火”。

  让人惊喜的是,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后,居民的自律、自治意识自然提高了。看到弄堂干干净净,谁都不好意思乱扔垃圾,破坏绿化。邻里汇建成后,情况变得更好。“我们只要负责联络协调居民,具体活动内容交给邻里汇去想,一下子轻松好多。”皮美芳说。

  编织、绘画、淮剧、拳操、沪剧,文艺团队有志愿者带领。双休日,男女老少都来参与邻里汇的活动。工作日里,老人们习惯拎着杯子,8:30准时踏进邻里汇大门,茶座、闲聊、下棋、看电视。不知怎么,吵架的居民少了,提意见的居民也少了。

  姚栋询问一位46岁的居民,对邻里汇感想如何?对方回答说:“我告诉你什么叫邻里,邻里就是大家相处得好,互帮互助,这是最宝贵的。”

搜索